穿越时装周的西装故事我与它的缘分是怎样的

  • 资讯
  • 2024年12月25日
  • 在中国国际时装周2014秋冬系列发布期间,我发现我的联系人列表突然活跃起来。有些朋友直接拨打电话询问是否有票,另一些则在微信上关心我的工作状态后,突如其来地提及时装周的问题。而那些微博上的留言,则要求我帮忙为他们找到指定场次的门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“票贩子证”成了我脖子上最耀眼的标志。我不仅奔波于秀场之间观看和记录发布秀,还要确保每一次寻找都能顺利完成。 似乎是这些年里

穿越时装周的西装故事我与它的缘分是怎样的

在中国国际时装周2014秋冬系列发布期间,我发现我的联系人列表突然活跃起来。有些朋友直接拨打电话询问是否有票,另一些则在微信上关心我的工作状态后,突如其来地提及时装周的问题。而那些微博上的留言,则要求我帮忙为他们找到指定场次的门票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个“票贩子证”成了我脖子上最耀眼的标志。我不仅奔波于秀场之间观看和记录发布秀,还要确保每一次寻找都能顺利完成。

似乎是这些年里,对时尚界盛会——四大时装周——兴趣爆发的人们增多了。媒体为了展示自身国际化或存在感,不惜自掏腰包或争取赞助;设计院校学生和专业媒体观众的地位逐渐被潮流人物、VIP、明星、亲朋好友等所取代。这一切让得体出席和现场拍照成为了证明自己文化气息的一种方式,即便是在工作日,也有人乐此不疲地花枝招展。

然而,在这个高昂兴趣背后,中国已经进入了“时装周模式”。除了历史悠久的北京和上海两大传统之外,广州、深圳、武汉、哈尔滨、大连等城市纷纷举办自己的时尚盛会,每月似乎都有新的发布活动,但问题来了,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?这种情况下,一些朋友对这一热闹却感到迷惑,他们可能会问:“ 时装周,与我有什么关系吗?”

面对这样的疑问,我只能用模棱两可的话回应:“你觉得有,便是有;你若觉得没有,那便是没有。”毕竟,追求美丽与风格本身就是一种选择,而这并非生活必需品,它们只不过是一种个人喜好的表达。

对于曾经深陷其中而今已远离的一位编辑来说,她从艺术杂志转投金融领域的事业更换,让她反思过往关于时尚与潮流的问题。她发现,无论如何,她从未真正理解过那一瞬间即逝的情怀,因为它们总是在某个季节之后变得无关紧要。但她也明白,无论何种选择,都将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他/她的审美标准。在那个时候,你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才适合自己,从穿衣搭配到家庭布置,再到细节上的选择……

猜你喜欢